广州围巾价格联盟

【同学作业】学道到底学什么——过程与结果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前序:    





本人向来痴迷传统文化,可能是小人书看得太多被洗了脑,从小妄想自己与道有缘。(笑:)。


但是在现实世界机缘有限,人生的前二十年只是乱学一通:在体校里练过游泳、玩过击剑,也在堂口里学过南拳、舞过南狮。缘分不到,始终没有沾上“道”字的半点皮毛。随着年岁渐长,在红尘俗世中浮浮沉沉,学道的心愿也渐渐埋藏在识海深处。直到近年来生活逐渐稳定,总觉得是时候学习更高层次的知识了。这时候,学道的心愿又再蠢蠢欲动地浮现出来。


      自2013年开始拜读九哥的小说,字里行间感受到九哥对“道”的高深见解,并且体会到九哥对学道悟道的不懈追求,渐渐地认同了九哥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于是在小说中向九哥偷师,看到有练武的方法和医理医案,都要摘录下来分类保存,还会照着葫芦乱画瓢。因此,看到广州有线下活动就第一时间报名参加。


在线下活动的三天时间里,既能够当面聆听九哥的讲课和手把手地传功调架,又能够与九哥结缘在日后得到更多的指导,同时还能够认识一帮同道中人,真是一举多得、一桩美事。本人感觉:这三天不仅是收获满满,所学所悟甚至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想问怎么改变?道不可言。笑:)。


作业
言归正传,本文是为了完成广州活动前九哥布置的作业,在研读《庄子》的基础上,受很多高功大德的文章而获得的一些粗浅看法(本人道行不够,学道一途仍处于拿来主义阶段)。《庄子》是本人最爱读的道藏之一,其通过寓言故事深入浅出地描述出逍遥游世、天人合一的境界,实在让人向往。此文仅作一家之言贻笑大方,不当之处请九哥和各位同门斧正。

窃以为:“道”就是隐藏的宇宙规律。学道的过程就是通过人的肉身与思想,证出这些被隐藏的规律。


要说学道悟道的结果,极少数高人估计有点几率得道成仙;而作为芸芸众生,本人自求达到“心想事成”的境界已十分满足。


当然,这个“心想事成”不是拜年的贺词,例如祝你中个头奖500万之类的。而是当你悟出、顺应了这个规律的时候,生活就会变得顺心、容易。就好比顺着木头的纹路锯木,可以省时省力,出来的木料也美观。


也好比是通了医理,再用合乎医理的法子保养身体,自然会身体健康;学了内家心法再加以修炼,发力出拳肯定威力大增;悟了宇宙大道的规律,无论生前死后,想在宇宙中继续存在与选择,估计也会多点希望。


追求结果的层次直接影响着追求过程的方式、快慢与体验。有人会说:“求乎其上,得乎其中,求乎其中,得乎其下。”有机缘、发大愿要得道成仙,最终只得了心想事成的境界,难免有所失落。

如果秉持不贪的念头,一步一步地证下去,一步就有一步的收获,即使最终境界不到,但是想必这个过程也是十分愉悦的。


套用当今的一句话:“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心里没忘、把对方向,一步一步走踏实了就好。本人水平有限,无法在得道成仙的层次上阐述学道过程与结果的辩证关系,只能从有限的见识中提炼出以下三个观点:

1
顺其自然是学道的有效途径:

《庄子•养生主》中讲到“庖丁解牛”的故事,抄袭回来的翻译如下:“有个叫丁的厨师为梁惠王宰牛,他的各种动作发出的声音都合乎最好的音乐节奏。


梁惠王问他,太好了,你的技术是怎么能达到这种程度的呢?庖丁放下刀说,我追求的是事物的内在规律,所以促成了我的技术能更进一步。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看到的都是整个的牛,三年之后在我眼里就没有整个的牛了,都是些关节经络了。现在我只用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已经停止工作,而精神活动在进行。


我按照牛的生理结构,把刀伸进筋骨相连的大缝隙,完全按照牛本来的生理结构动刀,就连经络相连,筋肉聚结的地方都没有下过刀,更何况骨骼。好的厨师每年要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用割肉的方法。


一般的厨师每个月要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用砍骨头的方法,我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所分割的牛已经几千头了,但是还像刚磨好的一样锋利,因为牛的骨节总是有缝隙的,而我的刀刃薄得厚度可以忽略不计,那没有厚度的刀刃伸进有缝隙的骨节,当然很宽敞(游刃有余,典出于此),所以才像刚磨好的一样。


虽然如此,每当我遇到复杂的地方,也会小心谨慎,注意力集中,动作也缓慢了,下刀也轻了。而牛已经像肉块掉在地上一样分割好了。于是我拿着刀站起来,高兴地满足一下自己的成就感。然后把刀擦干净,收藏好”。


(1)顺其自然的第一步关键是掌握节奏

庖丁解牛竟然解出了音乐感。所谓音乐感,其实就是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节奏。优秀的舞者歌手准确捕捉到配乐的节奏;出色的运动员在身体对抗和极限条件下控制场上的节奏;“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善战的将军谋划出战争的节奏。关仁学马步,也是合上了马的节奏。


杀牛本来是一件繁重而血腥的工作,但庖丁依然从中找到了规律。这种层次已经超出了一般的熟练程度,是庖丁通过深入了解牛的生理结构,并据此练就了一套最快、最有效的解牛刀法,最后再用十几年的实践,将解牛的节奏合上身,才渐渐迈入顺其自然的门槛。


小至解牛,大至世间万事万物,一切的发展变化,都有规律可循,有节奏的脉动。能否把好这个脉,非常考验个人的道行。当今社会数据为王,无非就是节奏脉动的一个量化指标而已,应了气运、悟出节奏的人,自然能够从中遇到一场造化。


(2)顺其自然的进一步要求是忘乎物外。

庖丁说他用精神观察牛,而不是用眼睛等感官观察牛,这又是另外一层更高的境界:专注、忘物,最终达到不用思考、不用识神的境界。比如在珠算、数钞和魔方等比赛中,高手们因为专注和熟练,在别人看起来很烧脑的计算与操作,在他们看起来就会变得简单——因为可以省略掉从眼睛看、到脑子想、最后到肢体做动作的反应时间,而直接做出正确的选择。


所以到最后,各种技能的骨灰级高手,都可以不经眼睛等感官来完成高难度的操作。如果还需要感官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做出反应,就说明心中还没有道,还没有建立起本能的反应机制,还不能做到忘乎物外。


(3)顺其自然的最好体现是自我约束。

庖丁解牛之后一定会把刀擦干净,收藏好,他杀牛的刀一定不会用于回家切菜。要追求将一门技术练到顺其自然的境界,其中必然伴随着很多方面的自我约束。


比如很多开山立派的神仙人物定下古怪门规,本人认为就是为了打磨后辈的心性,希望后人尽快适应自我约束的要求。正如我们学道的心也不能今天精进一下,明天又放纵一把。我们学道的心就是庖丁手中的刀,纵然无人提醒、无人管束,也必须唯精唯诚、毕恭毕敬、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时时约束住自己的心猿意马,才能专注、忘物地钻研学问,才能在能力提升后体会得来不易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否则,学道、悟道,从何谈起。



2
完整经历“正反合”是学道的必由之路

 《庄子•天地》当中也讲了一个故事:尧去华这个地方视察,华的守卫祝他长寿、富裕、多生儿子,尧表示不接受这种祝福。守卫说:这三样都是人正常的欲望,你却拒绝,而你所说的理由又都不成立,可见你心中还有恐惧和担忧,说明你境界很低啊。等尧明白过来的时候,守卫已经走掉了。 


(1)“正”是学道的入门。

正如上文所说,普通人听到祝福,都很高兴的接受,这是正。这就是“看山是山”的第一阶段。这一层貌似是最容易达到的,简单说就是合上人道,做社会逻辑推理的事。然而现代社会人心浮躁,很多时候急得连基本的常识逻辑都不放眼里了。


窃以为:如要学道悟道,首先要有起码的智慧与眼光,正如九哥所说的,要能看透社会发展的脉络,保障自己有修身立命的根本,再从容淡定地做一个正派的普通人,老老实实地先做到“看山是山”,不走歪路邪路。不然,连“道”的入门都摸不着。


(2)“反”是学道的中途折返点。

同样是上面的故事,尧的境界已经比常人高,懂得了“祸福相生”的道理,所以不愿意接受祝福,这是反。我们学道悟道,都会有这样的一个过程和阶段,就是反的阶段:总觉得普通人的生活不好,不应该放纵自己的各种欲望,不能吃荤、不能近女色、不能参加娱乐活动等等,觉得这才是修行,这样才做到“看山不是山”。


其实“反”只是修行的手段,而不是修行的目的。宗教门派是通过“反”的手段,让信徒经历过一次反的过程,而最终达到“合”的状态。


正如前文所说,通过感官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做出反应,就说明心中还没有道;修道之人通过比对“正”的事物而做出“反”的决定,同样也不合道。所有感官达到的范围,先是处于正,然后处于反,甚至再正反交错。因此,“反”是学道的中途折返点而不可逾越。但是千万不要在“反”的阶段耽误、沉迷太久而不自觉


(3)“合”是学道的终极追求。

故事中的守卫认为,祸福相生中的福不是福、祸不是祸,就算是福是祸也不值得往心里去,所以还是应该接受祝福,这是合。


本人理解的这个“合”,约等于无所谓。这个无所谓,肯定不能是装出来的无所谓,也不是心里有意识的的无所谓,而是心里根本没想过有没有所谓。


人,总是要么喜欢吃,要么喜欢穿,要么喜欢玩,要么喜欢异性,这些自然反应和长寿、富裕、多生男孩的祝福一样,都属于人的本能。我们学道的目标是顺应本能、引导本能,而不是压抑本能。压抑的话就如同让老虎不吃肉一样,老虎不吃肉就能得道么?老虎得道的标志应该是——吃不吃肉都无所谓。或者应该说——老虎已经不用吃东西了,所以吃不吃肉都无所谓。


窃以为:经历过红尘而不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经历一切而不走心的过程,这才是学道悟道的终极追求,最后重新又回到了“看山还是山”,但是境界已经不知高出了多少层次。



3
“天人合一”的结果——从执着到不执着的过程


估计很多人都曾经认为过:学道就是要点石成金、白日飞升。用量子物理学的理论解释,就是全部的能量转化为物质,或者全部的物质转变为能量。但庄子认为:学道的终极追求是“天人合一”。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根据境界的高低排列,即:至人>神人>圣人。


1.所谓圣人无名,就是一个人如果真正看透了名利,不愿去争取俗世中的名望和利益,这就到了圣人的境界。


2. 所谓神人无功,如果他连做成一件事的成就感都能放下,不愿意做任何可能被称为成就的事情,那就到达了神人的境界。


3. 所谓至人无己,最后如果他连自己是否存在都能看透、都能放下,认为人世间有没有自己都无所谓,追求的只是心性与天道完全融合的“天人合一”,那么就到了至人的境界了。至人的至,就是极致的意思。到了至人这个“天人合一”的境界,作为一个人类,就算是修到头了。


接下来《庄子》的核心章节“齐物论”中还指出: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先要做到“丧我”。


“丧我”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佛家的“破我执”。正如不知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我们一生执着于追求道的过程,谁知道是否又是一场春秋大梦。因此,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已经没有了你我、是非、生死等的观念之分,任何观念都是相对的(太符合唯物主义了),正所谓: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沿着这个逻辑推下去:死了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因为我们还没死,所以我们都没有绝对的证据证明死了不如活着,也无法证明活着不如死了。同理,学道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因为我们都还没有得道,所以我们都没有绝对的证据证明:得道比不得道好。


因此,我们对道的执着也是没有道理的。当我做到“丧我”、不再执着于道的时候,可能就距离“天人合一”的境界、距离道更近一些了。同理,我不执着于道也未必就可以“合于道”。既然境界未到,还是继续脚踏实地、顺其自然地经历“正反合”吧,该吃吃、该练练、该学学。修在当下,莫问前程。


 延伸阅读

【道】我们学传统文化究竟应该学些什么

【站桩】到底怎么站?浑圆桩全揭秘(一)

【站桩】到底怎么站?浑圆桩全揭秘(二)

【站桩】到底怎么站?浑圆桩全揭秘(三)

【站桩】到底怎么站?浑圆桩全揭秘(四)-答疑

【医武道】站桩实践心得汇总(一)

[浑圆桩] 站桩答疑连载(一)

[浑圆桩] 站桩答疑连载(二)

[浑圆桩] 站桩答疑连载(三)

[浑圆桩] 站桩答疑连载(四)

[浑圆桩] 站桩答疑连载(五)

[浑圆桩] 站桩答疑连载(六)


点击右上角三个白点,分享本文。

越分享,越快乐!

分享越多,越多人受益!



大家有什么问题

长按下方识别二维码

向九哥提问



版权说明:

本文作者【9毫米烟灰】

其他公众号或媒体转载,请注明作者并在文首标注以下信息: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9毫米烟灰

医武道课堂,本源智慧,现代视野。

这不是学习,这是让你成为大师、高人的核心内容。


点击阅读原文,收听医武道课堂讲课录音: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