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围巾价格联盟

“新佛山人”的苦恼:我拼了命站稳脚跟,却不知怎么教育孩子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电视关了,写作业去!”18时30分,彭志明挎着装满修理工具的斜挎包,骑着电动车,从祖庙赶回位于张槎弼唐的家。一推开门,眼见10岁的大儿子斜坐在书桌前,嘴里叼着笔,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电视,彭志明瞪大眼睛大吼一声,吓得儿子赶紧把头埋进作业本里。


  7年前,彭志明一家从四川南充来到佛山,如今他凭借维修空调的好手艺,在禅城立稳脚跟,成了“新佛山人”,面对未来的生活,这名新市民最愁的却是不知道该怎么教育自己的两个儿子。“我希望儿子综合素质高,能成才,但以我的水平和时间,也只能监督写写作业了。”


  事实上,这样的问题正普遍存在于420万“新佛山人”的家庭中,而在流动人口密集的禅城区,问题显然更为突出。



佛山每年都会举行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夏令营活动,让孩子们得到更全面的教育。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9月初,佛山市妇联召开家庭教育系列课题调研通报会,介绍《“新佛山人”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与服务指导策略》调研报告。该报告以高度聚集“新佛山人”子女的民办学校——张槎街道东方村尾学校小学部(下称“村尾小学”)为样本,从家庭基本情况、城市融合、亲子沟通频率、子女教育目标、教育方式、需要社会提供的家庭教育服务等方面进行调查。


  报告显示,由于受家长的经济条件、文化素质等条件制约,这一群体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目标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偏差,亲子陪伴质量不高,家庭教育能力不足,缺少寻求社会帮助的途径。



现状

过半家长不知如何教育孩子



  “张槎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当地聚集了较多的产业工人,村尾小学的学生几乎全是新市民的子女,这里能代表佛山的一面。”据了解,该调研报告由佛山广播电视大学、佛山社区大学调研专家负责,他们以村尾小学为样本,针对儿童及家长分别设计了儿童问卷及家长问卷,分别收回198份和123份问卷,并在学校层面对教师进行个别访谈作补充。


  报告撰写人之一的林昕告诉记者,调查显示,新市民家庭超过一半有两个孩子,有三个或以上孩子的家庭占到19%,而文化程度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又更加剧了家庭负担。


  报告显示,新市民家长的总体学历水平不高,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6.4%。这些家长60%从事个体商贩、工人的工作,工作性质决定了新市民的工作时间和收入,据了解,每天工作在8-10小时的占45.17%,每天工作10-12小时的26.22%,而家庭月收入在3000-5000元的占到1/3,5000元以上的不到19%。


  林昕介绍,在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下,“新佛山人”教育观念、方式和能力受到影响。


  在观念上,超过一半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责任应该学校或社会主要承担,虽然有超过六成的家长认为孩子最重要的是品格和人格,但实际行动上,与孩子谈论最多的话题依然是孩子的学习(46.8%),沟通最多的时间是在检查孩子作业的时候(34.4%),有超过两成的儿童认为家长没有时间理会他们的心理需求。


  在教育方式方面,60%的家长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30%的家长坦言没有时间教育,而家长获得教育方法技巧的途径主要是网络、报纸杂志和广播电视,高达83%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知识技巧不了解,希望能得到指导



来源:网络


 

举措

专项服务助“新佛山人”融入城市


  在报告中,超过八成的家长希望获得家庭教育上的指导,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72%的受调查家长没有参加过任何家庭教育讲座,78%的家庭没有参加过社会部门和社区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同样的,彭志明与妻子也从未参加过类似活动,“没听说过。”彭志明说。


  “在调研中发现,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反差,主要是由于信息缺失和难以融入这座城市两方面因素。”林昕说,村尾小学有老师表示,新市民其实很乐于参与到教育讲座和活动中来,学校联合社区、社工组织举办的活动参与度都很高,但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大部分有需求的新市民仍“求助无门”。


  而在融入城市方面,近四成儿童表示在佛山只有几个朋友,只熟悉家周边的地方,在休息日和节假日,儿童更多的是在家做作业(64%)、看电视打游戏(53%)、做家务或带弟弟妹妹(44%),外出活动较少


  面对未来,50%的儿童希望能继续在城市生活,40%儿童选择了“不知道”这个选项。“融不进去的经历或心路历程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新市民及其子女的家庭教育。”林昕说,“新佛山人”与城市文化生活的融合是双向的,因此需要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调动多方力量推动共融。


  “不少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服务项目辐射到新市民及其子女,针对户籍和非户籍市民的服务并无差别。”一名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相比家综服务,专业社工项目则更加聚焦。“例如刚刚过去的暑假,禅城许多社工组织参与到关爱‘小候鸟’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夏令营中。”


  而就职于石湾的社工阿屏表示,在红卫社区一个帮助新市民家庭融入社区的专项服务正在进行,通过小组工作坊、社区活动、个案辅导等形式,让新市民与社区融合,通过邻里互助扩宽新市民信息渠道,也帮助他们解决家庭教育上的困惑。“我们希望打造一个本地居民与新市民高度融合的熟人社区,有了友爱互助,遇到了困难大家就有了出主意的朋友。



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摄。

 

建议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根据调研,该报告指出,要解决“新佛山人”的家庭教育问题,要积极引导新市民提升教育素质,改善家庭教育能力;在社会层面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而在文化理念上,需培育包容、多元的社会文化氛围。


  报告指出,有效的沟通要素包括理解、积极倾听、鼓励、培养自尊等诸多方面。传统亲子互动中家长意识、家长权威的遗存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流动家庭的亲子互动,使他们的亲子沟通总体呈现出沟通有效性欠佳的状况。


  与此同时,孩子在和家长的重大话题沟通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除了沟通频率低、有效性不佳外,沟通往往围绕着学习展开,主题明显失衡。“我们建议建立以家长学校为平台的培训机构,让家长能得到全面系统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尊重儿童的独立性,调整对子女的期望值,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同时,报告建议通过整合学校、社会、社区、家庭、个人等多方面资源,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新佛山人”家庭教育问题。具体来说,以社区为单位成立“新佛山人”子女家庭教育服务中心,作为行动实体,由专职社会工作者开展具体工作。通过社区教育、社工进驻学校、家庭教育电影周等多种形式,将流动人口子女所在的学校、社区连结起来,将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纳入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网络之中,建立家庭教育社区支持体系。


  “在共融方面,我们建议社区开展交谊活动,通过本地居民与新市民家庭结对子等形式,形成熟人社区,互相帮助。”林昕介绍,希望通过这一方式促进“新佛山人”及其子女与佛山城市社会的共融,为家庭教育提供宽松、舒适的社会环境。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姚瑶


精彩推荐



佛山攻坚“供给侧”发狠了!书记喊媒体做好监督,市长直陈五区各一短板


重磅 | 佛山刚刚发布重大战略,引领未来30年!

中英双语版!佛山市政府刚刚发布“1号令”


上天入海,到南极!“佛山智造”敢为中国代言,凭什么?

佛山人来了!制造企业全球“买买买”,这一手牌打得妙!

你不知道的佛山牛企!没想到这么多“隐形冠军”就在身边

醒来吧,顺德!

让南海顺德的竞争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顺德的光荣不是脱离而是引领佛山

顺德5天调整9镇街主要领导,背后有何玄机?

拿什么温暖你,佛山企业家

美的格力年报隔空PK,董小姐有点安静,方先生有话要说

生于佛山,缘何迁往广州?“一呼百应”5年做成国内工业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