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围巾价格联盟

达摩“一苇渡江”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长芦寺,位于原南京市六合区长芦街道办事处东约一公里——原长芦中学内。根据历史记载,长芦寺中原有一个“达摩殿”,这是一般寺院所没有的。这是为什么呢?“达摩”又是何许人也?

 


达摩,乃我国禅宗始祖。相传为南天竺(今印度)香至国王的第三子,原名菩提多罗。他志存大乘,冥火虚寂,通微透彻,诸法圆融,通过勤学苦练,十几岁时就文武双全。香至王对其充满厚望,希望他能继承王位,拓展疆土,称霸一方。谁知菩提多罗生性好佛,不喜争杀。他的仁厚之心,感动了上帝。他住的王宫,常有五彩祥云笼罩,一片红光时隐时现。

 


一日,一位大彻大悟的高僧路过此地,一看空中祥云、红光,便知王宫内必住有佛缘之人,遂进宫中见香至王,以寻找此人。,于是留宿盛待,并把宫中珍藏的一颗宝珠赠送给他。

 


尊者深感其诚,在宫中为香至王父子说法三天三夜,并让其反省七天,大彻大悟。尊者问道:“此珠宝内含精芒无比,试问有何物能过之?”香至王想了半天,无从回答。大王子、二王子同声回答:“此珠乃宫中之宝,恐怕无物可及了。”这时刚满17岁的菩提多罗答道:“此宝虽世间罕见,但不能为最上品,要说宝,智慧最宝;要说明,心上最明;要说高,众生最高;要说圆,功德最圆;要说大,佛法最大!宝珠何及也?”般若多罗一听大喜,便说:“三王子乃有佛缘之人。”于是口念偈语:“心底含佛种,因事复生理。果满菩提园,华开世界起。”言毕飘然而去。

 


菩提多罗听完偈语,又大彻大悟,反省七天七夜,不吃不喝,决心丢掉宫中红尘富贵,追随般若多罗尊者。般若多罗尊者对他说:“你已得佛法,而且通量广大,取此意,你法名便为‘达摩’吧!老衲功德已满,行将圆寂,今后你可单独传法,普渡众生矣。”菩提达摩忙问:“弟子应何处传法?”“当往震旦(即今中国)传法。”尊者言毕,坐化而去。

 


达摩祖师乘船而行,走了三年方到中国。先到广州传播禅法,颇有影响。梁武帝萧衍谄媚佛门,闻讯后,于普通元年(527年)仲秋派人迎达摩泛海来建康(今南京),款待甚为丰厚。但达摩看出梁武帝虽谄媚佛门,却非真正修行之人,经过几次交谈,言多不契,激怒了梁武帝。

 


梁武帝使人用铁槊击折其两颗门牙。达摩见势不妙,急忙逃走,梁武帝派兵追赶,达摩只好躲在山洞里(即现在南京燕幕风景区的达摩洞),只穿一只鞋就离开建康,来到江北长芦寺。因此,后来的《六合县志》上就有“达摩遗弃佛牙一对,履一只”的记载。

 


话说达摩急急来到江边,只见烟波浩淼,江浪涛天,不见舟船,但见一白发老妇端坐江边,身边放着一捆芦苇。达摩走上前去,双掌合十道:“老菩萨,弟子欲渡江北去,现无舟可渡,请你施舍一支芦苇,以代步过江,好吗?”老妇人点头允许。达摩顺手接过芦苇,连声道谢。

 


他把芦苇放入江中,双脚轻轻踏上,运起《易筋经》之功力,唤来一阵东南风,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周身如凌虚谷,若遣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达摩站在芦苇上,飘飘悠悠,翩然北去。平安渡过长江,来到九里埂,上岸步行到长芦寺传播禅宗佛法。

 


在建康讲经的一位少林寺和尚早知达摩乃是有道高僧,闻达摩“一苇渡江”到长芦寺,即追随身后来到江边,情急之下,一把夺过老妇人手中芦苇,扔到江中,双脚刚踏上那捆芦苇,竟然一直下沉。

 


和尚急忙跳上岸来,责问老妇:“你给达摩一支芦苇,便能从容过江;我拿你一捆芦苇,为何还会沉下去?”老妇人从容答道:“圣僧化我芦苇,是助人有份,你是夺我一捆芦苇,物各有缘,无缘岂能相助?”言毕老妇人腾空而去。

 


这和尚明白是菩萨点化,于是望空三拜,口念“阿弥陀佛”,立刻就见水面浮出芦苇,他便踏上芦苇渡江追随达摩而去。这和尚就是后来的禅宗二祖——达摩的弟子慧可。达摩与慧可来长芦寺不久,又至北魏,入嵩山少林寺,共同开创禅宗大业,后人称达摩为禅宗的始祖。

 


现在,长芦一带还有很多与达摩有关故事比如一只鞋的传说、两颗门牙的故事。曾经有与这些故事有关的古迹,如菩提石桥(长芦寺前)、普庵桥(长芦寺旁,现名普桥)、九里埂、牟尼寺(长芦寺的下院)、横海等。现因为化工园征地拆迁这些古迹已不复存在。只在长芦老百姓的记忆中……

 


达摩“一苇渡江”的传说一直在本地和全国流传但渡江后落脚长芦及其留下的传说,除本地人外,世人知之不多。根据历史记载,达摩从广州入中国后来到古建康,受到梁武帝的款待。其后,“一苇渡江”到长芦寺,定山寺驻锡,后定居在少林寺,成为北宗佛祖,影响甚广。他的佛学和名声一直流传至今。少林寺有达摩殿及神像,生平介绍中就有“一苇渡江传说”。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