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围巾价格联盟

京东“白拿”事件究竟“谋杀”了谁?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头脑风暴

前几天小编刚发文 “银行保险大地震,终于耐不住寂寞的刘强东正式宣布!” 一文,没过几天京东的 “白拿” ,最后被下降。


一下全文,很深度的解读了这一信号。



洪偌馨/文


从上周五京东“白拿”下架事件被媒体爆出到今天,官方回应已出,各方分析迅速跟上,事情看似已暂告段落。
 
但在我看来,这件事的影响还远未结束。至少,以下几件事还悬而未决,值得持续关注:



  • 随着整顿的推进,金交所的命运究竟会如何。
  • 互联网理财(或说互联网资管)市场是否会因此加速衰退。




如果你对上述的几个问题感兴趣,不妨往下看。

冤不冤枉?

那些看似诱人,体验绝佳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其背后的交易结构究竟有多复杂?京东“白拿”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肖飒lawyer”
 
这交易结构太过复杂,估计大家是没耐心仔细看这图表O(╯□╰)o),我就浓缩一下要点。
 
简单来说,这个产品的实质是让用户用理财收益去消费。假设我买了5万的理财产品,按年化6%扣除各种费率后预期净收益,最后产生约3000块收益用来买买买。但等不及一年后才能拿到收益,我买理财产品的同时就要预支收益来消费。
 
根据京东金融的设计,这个“白拿”的过程就变为:我找中融信托借了一笔钱,来买了一个产品/服务,同时我还自己出钱认购了一笔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下称,广金中心)发行的理财产品。最后,理财产品到期后,收益用于偿还中融信托的贷款,本金回到我手中。
 
从满足消费者的角度,这是个多么完美的计划:我只要把钱放在那里一年,就能换来一件心仪的商品。最后,商品是我的,钱还是我的,这笔钱只是出去兜了一个圈,回到原点一切如常。
 
当然,天下并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前端体验无比便捷的产品实则包括三笔金融交易+一笔商品交易,这一大圈绕下来涉及8个主体、5份合同。现实情况是,如此大费周章、层层嵌套的结构并没有让它更安全,相反却有了更多的“雷区”。
 
来自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那份《关于商请京东“白拿”业务定性的函件》中提到了六宗罪,基本涵盖了这个产品背后的每个交易环节和交易主体:
 


1. 广金中心涉嫌未经核准擅自公开发行证券
2. 广金中心涉嫌违反38/37号文件(拆分资产份额化发行
3. 京东金融涉嫌承销未经核准擅自公开发行证券
4. 京东金融在理财产品发行中涉嫌误导、欺诈
5. 京东商城涉嫌商品交易误导宣传
6. 中融信托涉嫌违反信托贷款有关规定。


 
京东金融、中融信托在第一时间就作出了回应:
 
而中融信托则回应称,公司在“白拿”业务中仅承担通道角色,尽职调查和管理由委托人(京东金融)承担。

,几点警示都有理有据,似乎并没有什么反驳的空间。而更进一步拆分业务结构和法律责任之后,消费者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更是数不胜数,“白拿”可真不是白拿的。比如:


  • 虽然我签了五份合同,除了信托公司),也就是说钱被放出去走一圈,出了问题却很难受到正当的保护。

  • 我购买的理财产品性质到底是什么,公募没牌照、私募不合规,我可能买了个“假的”理财产品?

  • 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我也没有机会做风险测评,买到了超过我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谁的过错?信息披露不透明,买的什么也不知道。关键合同里还明确写了:投资者须“买者自负”的原则。

  • 明明是“白拿”,却莫名其妙找信托公司借了一笔钱,并且还要被央行征信系统记录在案。这意味着,即便最后我拿不回理财的钱,为了征信没有污点,我也得自己还上这笔贷款。



看到这里,作为消费者,我也背脊发凉。原来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被深深地“套路”了。

谁最受伤?

如此繁复的交易结构和产品模式别说普通消费者难以理解,就连业内人士看后也大呼太过复杂。事实上,要想达到“白拿”的效果,更为简单的执行方案也并不是没有。比如:



  • 通过消费信托的方式,设立单一财产信托,3000元支付商品货款,47000拿去投资,期末回收本息5万。

  • 参考京东“白条”的赊销模式,先将商品交付给用户,等理财产品到期后,再从用户理财资金账户中扣取商品货款。

  • 或者直接用京东关联的小贷公司发放消费贷款,至少也可以替代信托这个通道,将贷款尽调的义务转移到京东体系内来。



再加上,从产品所披露的理财产品收益率(5.5%)和贷款费率(5.3%)来看,扣除各种通道费、推介费、基础成本等,这个业务能给京东金融带来的收益几乎微乎其微。
 
按照京东金融的说法,在2017年1月,他们就已主动暂停了“白拿”业务。而对于一个上线时间不长,噱头大于实质的产品来说,“下架”该业务给京东金融带来的影响似乎并没有太大。
 
而作为通道的中融信托除了大喊无辜外,撇开这个体量并不算大的业务,似乎对它自身也没有太大影响。毕竟,这微薄的通道费也不是什么肥肉,弃之也不算可惜。
 
一层层扒到这里,有一个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第二份关于叫停互联网平台与地方金交所合作产品的文件了。
 
拨开产品包装的外衣,这两次事件的实质并无二致,即金交所的身份和业务都存在合规性不足的硬伤。而这也是长久以来,各地金交所始终游走在一个尴尬地带的原因。
 
简单来说,各地金交所是由地方金融办批准设立,其经营范围也是由金融办通过后才发给工商部门,最后完成金交所注册、成立的手续。但问题就在于,金交所涉足的金融业务,。
 
这次的《关于商请京东“白拿”业务定性的函件》也直言不讳地提到了这一问题:“广金中心以持有广州金融办开展金融产品创新业务的复函为依据,。广州金融办在复函中统一广金中心开展金融产品设立、发行、管理、交易等业务。但却并不符合《证券法》第10条规定,广州金融办履职行为涉嫌超越职权。”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严格按照这份文件里的说法,现在各地金交所的大部分业务都违反了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尽管金交所算是获批成立的机构,但实则并没有从事金融业务的权限。
 
所以,隐藏在“白拿”背后,来自广金中心的理财产品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硬伤。
 

根据文件里的说明,广金中心除了涉嫌未经核准擅自公开发行证券,还涉及各类资产拆分份额化发行、信息披露不透明,涉嫌资金池业务,以及未做合格投资人的测评等等问题。按照这个要求,基本各地金交所的业务都难谈合规了。




关注【微友打假团】脑洞阅读




 
影响几何?

随着“白拿”产品下线,此事已经告一段落,但它所折射出的问题和潜在的影响却远未结束。
 
如果拆解一下“白拿”的业务逻辑和交易结构不难发现,这些套路市面上很多互联网金融产品都涉及一二。而被这份文件所点名的那些问题,其实大都也是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通病。
 
比如,对交易结构和底层资产的信息披露不透明、 对投资者的风险提示不到位、拆分权益份额变相降低投资者适当性门槛、缺少对合格投资人的准入流程、推销产品时存在误导等等。
 
,,落到了具体产品和业务的规范。那些试图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商业模式,时间窗口已经快要关闭了。
 
更重要的是,。这一纸禁令之后,据我了解,很多金交所都暂缓了业务。在清理整顿正式结束前,恐怕也很难有互联网公司敢与之合作。
 
再进一步来说,在之前那篇《反思“招财宝事件”:立于危墙之下,没有人真正安全》也提过,随着套利空间的收窄、,互联网理财(或叫互联网资管)市场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小。
 
过去几年,互联网理财拼的就是高息资产,但互联网金融机构自己并没有生产这类资产的能力,因此,地方股交所、金交所等则成为了提供这类非标资产的主要渠道。
 
一旦这个渠道被彻底掐断,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理财资产要么是小额、普惠的贷款资产(量上不去,空间也小),要么卖基金、保险等标准产品(但沦为纯中介后,拼流量且费率低)。

怎么看都前路茫茫。





不同角度评论



,京东白拿收益本金不受影响

“京东白拿”于2016年6月份正式上线,2017年1月初下线进行产品升级。

 

对于这一情况,京东金融向笔者回应表示,,对于坊间流传出该文件,京东金融也表示震惊。

 

京东金融在回应中称,,,主动合规”的理念,。尤其在产品合规性和保护用户利益方面尤其谨慎。“京东白拿”作为京东金融推出的一款消费场景产品,一直以优化用户体验为核心。

 

同时,在“京东白拿”产品宣传及购买流程中,严格履行理财风险提示义务。对于金融领域,京东金融表示始终心存敬畏,,该公司表示将高度重视并积极改正。

 


对用户来说,其实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钱。据笔者了解,目前已经购买了“京东白拿”产品的用户可以继续持有,相应的收益和本金赎回都不受任何影响。


笔者看了一下,群众情绪是稳定的。




京东金融表示,一直把用户利益放在第一位,用户利益无小事,,不断改进。




关注【微友打假团】脑洞阅读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速度惊人,其原因有二:一是传统金融的服务面不够深入,难以覆盖中小微企业、偏远地区用户等大量潜在金融客户;,,希望其能与传统金融形成互补,共促金融行业发展。


然而,互联网金融在不断深入全行业的同时,也引发了各类问题,诸如非法集资、跑路、踩雷等,迫使金融行业加快研究如何防范金融风险频发的问题。,也在提醒全行业需认清金融的本质,即风险控制。


2月4日,央行对新成立将满一年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提出,应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并研究建立全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国家再次将风险控制纳入工作重点,。

  

金融科技有两重属性,一是金融属性,以风控为核心,;二是科技属性,注重“数据+技术”,这两重属性对解决互联网金融行业中曾存在的盲目发展、。


以消费金融的业务为例,京东金融以京东积累了十年的用户数据和交易数据为基础,搭建风险定价模型,涵盖三万多个变量,为超过两亿人做了评分。不仅如此,在数据的基础上,不断在深度学习,应用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区块链等技术领域探索,形成了很强的技术壁垒。


他们还通过持续优化,开发了防欺诈、防套现、、用户洞察模型等,并把这些科技能力对外输出,从而帮助金融行业提升风控水平,促进金融行业的改革发展。


现今,问题平台陆续退出舞台,大浪淘沙后留下真正具有技术能力的企业,这是行业向本质回归的思考,是行业经过野蛮生长后的积淀。未来如何将科技运用到风控领域以更好地发挥风控价值?这是金融行业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金融科技企业的价值所在。




看完此文,get到了要分享哦



文章来源:馨金融  老虎财富  综合整理


将被坑经历告诉小编 | 曝光邮箱(fcxlmbg@sina.com)

小编将会根据微友爆料|  ©微友打假团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友打假团】爆料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