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围巾价格联盟

浩然年华:家在,回来的路就在 | 故乡见闻征文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家在,回来的路就在

浩然年华

北京的冬天里总有一种阴郁的味道,就像患重感冒的病人蜷缩在暖阳照耀的角落享受难得的舒坦,却常常要防备突如其来的狂风和遮天蔽日的飞尘。


除了时不时嘟哝、咒骂一句,行色匆匆早出晚归忙活生计的人们大部分时间并不在意这股阴郁。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老祖宗用高超的智慧,为这个渐行渐冷的季节创造了一种回家的氛围。虽然这氛围已大不如以前那般浓烈,但对于外来人口数量庞大的北京,一入腊月,从地铁上明显多了起来的老北京特产和高铁票的一票难抢难求,依然能感受到,回家的日子又快到了。


是啊,又该回家了。风风雨雨20年,回家似乎总是牵动着我最牢固的那根神经。一路抛却枝节藤蔓无数,而“回家”这个字眼始终与心脏和热血相连,始终存放在灵魂里最柔软的地方。


20年里,有三个年头因工作原因春节无法回家。2005年是因为当了单位领导,2008年是因为工作任务重。最有意思的是2002年春节,彼时刚刚参加工作。领导说有惯例,刚工作的新人要担负春节值班。对此我并无任何不快,毕竟刚刚参加工作嘛。眼看快到春节了,办公室里讨论起值班的问题,一同事说,你不值班谁值班!那幸灾乐祸的眼神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结果竟然让我一个人值了整整7天班。


春节能回家的年头也是百味杂陈,仿佛在栩栩如生地演绎时代的变迁。读书的四年里,学校都能集体提前订票,并且集体送到车站。那些没个准点、设施落后的绿皮车,哐当哐当中,带着年轻的充满精力的我们,一路驶向家乡。那几年的春节,作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颇有衣锦还乡的荣耀。然而每每想来,更多的是失之于轻浮。短短的寒假里,每天见同学会朋友,待在家里的的时间就是睡觉的时间。最令我痛心的是,1998年春节眼看奶奶日益病重,我还是早出晚归。邻居有天见到我说,下次回来你也不知能不能见到你奶奶了。而我毕竟年轻,竟毫不在意。结果真的从此阴阳两隔了。


工作以后的回家之路可谓关山万重,回家的寓意也丰富了许多。每次回家,首先要提前找票贩子订票,每次加价50-100元不等。然后就是买些当地的特产。从海岛到广州,再到湛江,无论在哪里工作,交通都远没现在便利。要冲破人潮汹涌的阻力,要占据放行李的空间,要经受转车的磨砺,还要忍受漫长的伴随着“哐当哐当”之声的旅途。


随着年龄增长,这时候的回家已经演变成一种责任。老家的风俗是年三十晚上要到墓地为逝去的亲人“送灯”,意即为他们指引回家享受祭祀的路。大年初一早上,要给家族的老年长辈挨家挨户磕头拜年。大年初一到初四,则是要走亲戚,不管平时联络不联络,都要把近亲远亲走个遍。以前这些我几乎没有参与过。然而现在我必须承担起来了。每年回去,我都例行完成这些风俗,认真体味着蕴含其内的仪式感庄重感。甚至在风俗式微,大多数人不再遵守时,我也执意坚持着。我的想法是,当淳朴安静的家乡已被开发成熙来攘往的旅游区服务中心时,当彼此间的血缘亲情都在逐渐变质的时候,如果首先再不从形式上坚持,已经在迅速蔓延的人情冷漠、唯利是图,将会消弭乡愁,吞噬掉回家的路。


2010年,我调到了北京工作。高铁也日益普及。回家的路更快捷了。然而再快再便捷,在人口急剧膨胀的城市面前依然显得脆弱。每年春节,我几乎没有买到过票,要么找票贩子买高价票,要么和朋友一起开车回家。看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生活方式如何改变,无论钱多钱少,“家”依然是国人寄托温存的最牢靠的地方。只不过,不知道那家里还有多少温暖可以慰藉,有多少爱还是那么无私。


“父母在,不远游”,当乡土中国迅速崩塌,“远游”成为常态的当下,我们应该如何丰富“回家”的内涵,如何坚守“回家”后体现亲情孝道的礼俗,需要我们郑重回答、郑重对待,也许这才是回家的真谛吧。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